小建中汤是《伤寒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剂,是建立中气、调和阴阳的祖方,是医圣仲景治疗“虚劳”的一大法门。
图片
麦芽糖
一、小建中汤的核心病机
核心病机:中焦虚寒,气血阴阳俱虚,而以气虚为主。
中焦虚寒:脾胃阳气虚弱,温运无力。
气血阴阳俱虚: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虚寒会导致气血化生不足,进一步可发展为阴阳两虚。
以气虚为主:其根本在于脾胃之气的虚弱。
治则:温中补虚,和里缓急。通过建立、恢复中焦的功能,来生化气血,调和阴阳。
方药组成: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炙甘草(二两)、饴糖(一升)。
关键:饴糖(麦芽糖)是君药,不可或缺。它甘温质润,能大建中气。整个方剂是在桂枝汤(调和营卫)的基础上,倍用芍药缓急止痛,重加饴糖温中补虚,从而由解表之方变为建中之剂。
图片
小建中汤证
二、《伤寒论》中有关小建中汤的条文详解
《伤寒论》中明确提到小建中汤的条文主要有三条,分别揭示了其不同的临床应用场景。
1. 条文100条:里虚伤寒,先补其后
原文:“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理解:
1. 脉象分析:“阳脉涩”指浮取脉涩,代表气血不足;“阴脉弦”指沉取脉弦,弦主少阳病,也主疼痛。
2. 病机:这是里虚感寒之证。患者本身气血不足(阳脉涩),又外感邪气,邪入少阳(阴脉弦)。由于里虚严重,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腹部筋脉失养,拘急而痛(腹中急痛)。
3. 治疗策略:这是一个典型的 “先里后表” 或 “先补后和” 的治疗思路。少阳伤寒兼气血不足,虽然有病邪在少阳,但里虚腹痛是当前主要矛盾。必须先用小建中汤建立中气、调和气血、缓急止痛。如果服后腹痛好了,但少阳证未解(“不瘥者”),再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应用:
辨证要点:腹痛(喜温喜按)、脉弦涩无力、兼有或即将出现寒热往来、口苦等少阳证表现。
现代应用: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腹痛,患者体质虚弱,又伴有情绪不畅或感冒后迁延不愈者。
图片
心悸怔忡
2. 条文102条:虚人外感,悸而烦
原文:“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理解:
1. 时间与症状:“伤寒二三日”是外感病初期,本应见发热恶寒等表证,但却出现了“心中悸而烦”的里虚症状。
2. 病机:这揭示了患者平素体质虚弱(气血两虚)。外邪初袭,正气不足以抗邪于外,反而迅速反映出内在的虚弱本质。气血亏虚,血不养心故“心悸”;神失所养故“心烦”。
3. 治则:扶正以祛邪。此时不治表,而治里。通过小建中汤建中补脾,生化气血。气血充足,则心悸烦躁自止,而且正气充沛后,往往能自行驱邪外出。
应用:
辨证要点:多见于体质素弱之人(如儿童、老人、病后体虚者)的外感,表现为心慌、乏力、烦躁、精神不振,而表证反而不典型。
现代应用:体虚感冒、神经衰弱、心脏神经官能症、贫血等见上述症状者。
图片
腹痛
3. 条文105条(《金匮要略》):虚劳里急
原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此条虽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但与《伤寒论》一脉相承,必须纳入整体理解)
理解:
1. “虚劳”总纲:这条文全方位展示了小建中汤治疗的虚劳百病之象。症状看似复杂矛盾(如既有腹痛又有手足烦热),但其根本病机皆是中焦虚寒,气血阴阳失调。2. 症状分析:
里急、腹中痛:中焦虚寒,筋脉失于温养而拘急。
悸:气血虚,心失所养。
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并非实热,而是虚热。因气血不足,阴血亏虚,导致虚阳外越或虚火上炎。
梦失精:阴阳两虚,精关不固。
四肢酸疼:气血不足,肢体失于濡养。
3. 治则:建立中气,以调阴阳。通过补益中焦,使气血生化有源,则虚劳诸症自愈。体现了“甘温除大热”的治法(用甘温的药物治疗虚性发热)。
应用:
辨证要点:这是小建中汤的扩大应用。凡见慢性、消耗性疾病表现出的一系列虚性症状,尤其是症状寒热错杂、阴阳俱虚而找不到下手处时,皆可考虑从“建中”入手。现代广泛应用于慢性胃肠病、贫血、功能性发热、小儿疳积、产后体虚、结核病恢复期等属上述病机者。
三、临床应用总结与辨证要点
好的,非常荣幸能为您系统梳理和解读《伤寒论》中关于小建中汤的所有条文。小建中汤是《伤寒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剂,是建立中气、调和阴阳的祖方,理解了它,就掌握了仲景治疗“虚劳”的一大法门。
一、小建中汤的核心病机
在分析具体条文前,必须首先明确其核心病机:中焦虚寒,气血阴阳俱虚,而以气虚为主。
· 中焦虚寒:脾胃阳气虚弱,温运无力。
· 气血阴阳俱虚: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虚寒会导致气血化生不足,进一步可发展为阴阳两虚。
· 以气虚为主:其根本在于脾胃之气的虚弱。
治则:温中补虚,和里缓急。通过建立、恢复中焦的功能,来生化气血,调和阴阳。
方药组成: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炙甘草(二两)、饴糖(一升)。
· 关键:饴糖(麦芽糖)是君药,不可或缺。它甘温质润,能大建中气。整个方剂是在桂枝汤(调和营卫)的基础上,倍用芍药缓急止痛,重加饴糖温中补虚,从而由解表之方变为建中之剂。
图片
伤寒论
二、《伤寒论》中有关小建中汤的条文详解
《伤寒论》中明确提到小建中汤的条文主要有三条,分别揭示了其不同的临床应用场景。
1. 条文100条:里虚伤寒,先补其后
原文:“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 理解:
1. 脉象分析:“阳脉涩”指浮取脉涩,代表气血不足;“阴脉弦”指沉取脉弦,弦主少阳病,也主疼痛。
2. 病机:这是里虚感寒之证。患者本身气血不足(阳脉涩),又外感邪气,邪入少阳(阴脉弦)。由于里虚严重,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腹部筋脉失养,拘急而痛(腹中急痛)。
3. 治疗策略:这是一个典型的 “先里后表” 或 “先补后和” 的治疗思路。虽然有病邪在少阳,但里虚腹痛是当前主要矛盾。必须先用小建中汤建立中气、调和气血、缓急止痛。如果服后腹痛好了,但少阳证未解(“不瘥者”),再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应用:
辨证要点:腹痛(喜温喜按)、脉弦涩无力、兼有或即将出现寒热往来、口苦等少阳证表现。
现代应用: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腹痛,患者体质虚弱,又伴有情绪不畅或感冒后迁延不愈者。
2. 条文102条:虚人外感,悸而烦
原文:“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理解:
1. 时间与症状:“伤寒二三日”是外感病初期,本应见发热恶寒等表证,但却出现了“心中悸而烦”的里虚症状。
2. 病机:这揭示了患者平素体质虚弱(气血两虚)。外邪初袭,正气不足以抗邪于外,反而迅速反映出内在的虚弱本质。气血亏虚,血不养心故“心悸”;神失所养故“心烦”。
3. 治则:扶正以祛邪。此时不治表,而治里。通过小建中汤建中补脾,生化气血。气血充足,则心悸烦躁自止,而且正气充沛后,往往能自行驱邪外出。
应用:
辨证要点:多见于体质素弱之人(如儿童、老人、病后体虚者)的外感,表现为心慌、乏力、烦躁、精神不振,而表证反而不典型。
现代应用:体虚感冒、神经衰弱、心脏神经官能症、贫血等见上述症状者。
3. 条文105条(《金匮要略》):虚劳里急
原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此条虽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但与《伤寒论》一脉相承,必须纳入整体理解)
理解:
1. “虚劳”总纲:这条文全方位展示了小建中汤治疗的虚劳百病之象。症状看似复杂矛盾(如既有腹痛又有手足烦热),但其根本病机皆是中焦虚寒,气血阴阳失调。
2. 症状分析:
里急、腹中痛:中焦虚寒,筋脉失于温养而拘急。
悸:气血虚,心失所养。
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并非实热,而是虚热。因气血不足,阴血亏虚,导致虚阳外越或虚火上炎。
梦失精:阴阳两虚,精关不固。
四肢酸疼:气血不足,肢体失于濡养。
3. 治则:建立中气,以调阴阳。通过补益中焦,使气血生化有源,则虚劳诸症自愈。体现了“甘温除大热”的治法(用甘温的药物治疗虚性发热)。
应用:
辨证要点:这是小建中汤的扩大应用。凡见慢性、消耗性疾病表现出的一系列虚性症状,尤其是症状寒热错杂、阴阳俱虚而找不到下手处时,皆可考虑从“建中”入手。
现代应用:广泛应用于慢性胃肠病、贫血、功能性发热、小儿疳积、产后体虚、结核病恢复期等属上述病机者。
三、临床应用总结与辨证要点
核心病机 中焦虚寒,气血不足,阴阳失调(以气虚为主)
辨证要点
1. 腹痛/不适: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 2. 心悸烦热:心中悸动,虚性烦躁,或手足烦热(虚热)。
3. 全身状况: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
4.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弦涩。
关键指征 “虚” 和 “寒” 的表现。
现代疾病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贫血、神经衰弱、体虚反复感冒、小儿营养不良、痛经、产后调理等。
使用禁忌
1. 阴虚火旺者禁用(舌红少苔,口干严重,真阴不足)。
2. 湿热内蕴者禁用(舌苔黄腻,脘腹胀满)。
3. 实热腹痛者禁用。
特别注意 饴糖(麦芽糖)是君药,必不可少,不能用其他糖代替。无饴糖则无效。
四、思维升华
小建中汤体现了张仲景学术思想的核心:
1. 保胃气,存津液:始终将固护脾胃之气作为治疗的根本。
2. 扶正以祛邪:在正虚的情况下,补益正气就是最好的祛邪方法。
3. 调和阴阳:通过建立中气这一“枢轴”,来调和全身的阴阳气血,治疗虚劳百病。
掌握小建中汤,就学会了如何从看似复杂的症状中抓住“中焦虚寒”这一主要矛盾,并通过甘温补虚的方法恢复人体的自愈能力。
掌握小建中汤,就学会了如何从看似复杂的症状中抓住“中焦虚寒”这一主要矛盾,并通过甘温补虚的方法恢复人体的自愈能力。
鸿玉中医
2025年9月1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华夏配资网-全民配资股票平台-合肥股票配资-股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