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图谱是解密大脑“智慧密码”的战略基石。哺乳动物大脑的复杂性超乎想象,其高度的多样性、动态演化特性和物种差异,为全面解析“大脑奥秘”带来了巨大挑战。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多家国内科研机构,联合法国、瑞典、英国等多国科学家,深入解析大脑细胞类型多样性、联接规律、发育进化规律及脑疾病分子机制,实现了单细胞分辨率的脑图谱绘制从啮齿类到灵长类的跨越。
7月10日晚,十项重要成果由《细胞》系列期刊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集中发布。这是中国脑科学迈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关键一步,系列成果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介观脑图谱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破解感知、运动、学习记忆和决策等重要脑功能的运作密码,中国科学家正致力于绘制高精度的“大脑地图”——精确定位神经细胞、解析神经网络联接规律,从而为理解脑功能机制、攻克脑疾病及研发类脑智能提供重要支撑。单细胞多组学测序、高通量全脑成像、新型生物信息学工具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为绘制精细脑图谱、进而理解神经网络的基本组织原则提供了强大支撑。
此次集中发布的系列成果,覆盖爬行类、鸟类、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和人类等关键物种。十项成果解析了多个脑区神经元的全脑联接规律,揭示了不同物种脑细胞类型的演化模式,探究了脑组织发育与进化的关键机制,阐明了脑疾病中的细胞组成变化,为理解感知、记忆、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以及攻克脑疾病、启发类脑智能奠定了基础。与以往成果的点上突破不同,系列成果以“自主技术迭代”为牵引,推进建立了“环路解析-进化解密-疾病解码”的研究体系,为深入解密大脑提供了全新视角与关键手段。
“非人灵长类脑图谱是中国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突破方向。”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师咏勇研究员介绍,非人灵长类脑研究是理解人类智慧的钥匙,更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在技术自主性方面,中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猕猴PB级超大体量图像的处理,自主研发了猕猴全脑单神经元的自动重构和大规模协同校对等技术,首次构建了大规模的猕猴前额叶单神经元投射图谱。在范式创新性方面,首次发现了猕猴屏状核全脑连接枢纽作用,为理解意识的产生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在进化独特性方面,首次揭示了猕猴前额叶皮层“精简高效”的神经联接模式,颠覆了“物种越高等,单神经元连接越复杂”的传统认知。系列技术突破和研究成果彰显了中国在非人灵长类介观脑图谱领域的独特优势。
对于此次成果“组团”亮相,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院士显得淡然:“中国科学院的先导项目、中国脑计划,加上上海市科委的市级重大专项的支持,使得我们在这方面进展在国际上处于前沿地位。”他强调,脑图谱研究是系统工程,需举全球之力协同攻关。
据介绍,在中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国家战略的指引下,科技部将“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简称“脑图谱大科学计划”)作为重点培育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之一。在该战略布局下,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海南大学、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国内核心机构正在牵头,与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及科学家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筹建“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组建跨机构科研合作团队。本次脑图谱大科学计划系列成果由国内外30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超过300人的团队共同完成,充分展现了国际团队协同攻关的能力和成果。
“灵长类脑图谱研究具有工程浩大、周期长、数据量惊人等特点,对此,我们呼吁要持续深化全球科技合作,共同向破解灵长类介观脑图谱的更高目标发起冲击。”师咏勇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华夏配资网-全民配资股票平台-合肥股票配资-股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